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李瑞婷)9月4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挂牌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现场同步启动了10个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涉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现代高效农业等多个关键领域。中山大学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中哈公共卫生与人兽共患病防控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项目)位列其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钱军教授参加项目启动仪式。现场同步启动10个重点国际合作...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舒崖清)近日,附属第三医院脑病中心邱伟、蔡蔚、舒崖清团队将临床观察与分子机制研究相结合,阐明了外周髓系单核细胞在自身免疫脑炎的作用机制,发现单核细胞驱动的IRF7通路是抗NMDAR脑炎中血脑屏障病理过程的核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也是自身免疫脑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康峻鸣)胰腺导管腺癌(PDAC)因预后极差被称为“癌王”,五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期仅6–8个月,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含铂化疗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方案之一,可一定程度延长生存并改善症状,但仍面临巨大挑战:约77%的患者对铂类先天不敏感,且部分初始敏感患者最终也会出现获得性耐药。针对这一瓶颈,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柯尊富教...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张妍、唐诗雨)8月31日,中山大学健康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研究院在广州校区北校园举行挂牌暨首批团队入驻仪式。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骏,副校长郑跃,党委副书记张琪,副校长林天歆出席仪式。仪式现场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建设健康...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北京时间8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球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下土壤的固碳能力,并开创性地整合生态、气候和政策三个关键因素,重新定义了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为未来全球造林提供了“导航”。基于不同造林假设估算的气候缓解潜力。 (A)全球和区域尺度造林固碳潜力...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黎理)8月15日至19日,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在山东大学举行,中山大学代表队获得5金5银5铜的优异成绩。本次由赛事涵盖基础临床赛道、口腔医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等6个赛道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首次增设Finalist冠军争夺赛环节。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1所高校的820支队伍、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8月23日,南海中沙海域,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圆满完成首次深海试验,全面验证了整机系统的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中山大学”号正式跨入我国少数拥有6000米级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海琴”号完成海试后出水3连日来,“海琴”号深海ROV完成多个潜次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4140米,开展了多项科考试验,实况检测了各项技术指标及系统运行...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李建平)8月13日,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该月球激光反射镜,使我国成为继法国、德国和美国之后实现对该合作目标进行测量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月球激光测量方面的领先实力。北京时间8月13日00:37,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工程师韩西达、吴先霖带领团队成员探测到新一代月球后向角反射器NGLR-1的激光回波信号,初...